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杖:用棍子打。輕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抱的態度。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第八卷:“小菙則待笞,大杖則逃。”
例子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94回:“古人有云: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此不過謂一家父子之間教訓督責,當父母盛怒之時,以大杖加來,或受重傷,反使父母……”
基礎信息
拼音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注音ㄒ一ㄠˇ ㄓㄤˋ ㄗㄜˊ ㄕㄡˋ,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
繁體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感情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人對父母的態度。
近義詞小受大走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默默無聞(意思解釋)
- 卑諂足恭(意思解釋)
- 白費心機(意思解釋)
- 結黨營私(意思解釋)
- 陳言務去(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意思解釋)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釋)
- 擦肩而過(意思解釋)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打情賣笑(意思解釋)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赤膽忠心(意思解釋)
- 人盡其才(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變態百出(意思解釋)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釋)
- 連篇累牘(意思解釋)
※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的意思解釋、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樂道安命 | 樂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釋車下走 | 釋:放下,放開。下車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靜。 |
輪焉奐焉 | 形容房屋高大眾多。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半吊子 | 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鬼頭鬼腦 | 形容舉止詭秘;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樣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內空虛而言。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妙語連珠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