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兵秣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謂磨好刀槍,喂飽戰(zhàn)馬,準(zhǔn)備戰(zhàn)斗。
出處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
例子鎮(zhèn)臣劉云佐與臣言,愿勵兵秣馬與敵馳角。明·陳子龍《通敵·權(quán)宜疏》
基礎(chǔ)信息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注音ㄌ一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
繁體勵兵秣馬
感情勵兵秣馬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指準(zhǔn)備戰(zhàn)斗。
近義詞厲兵秣馬、厲兵粟馬、礪兵秣馬
反義詞馬放南山
俄語готовиться на случай войн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救世主(意思解釋)
- 色飛眉舞(意思解釋)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釋)
- 寸步不離(意思解釋)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前腳后腳(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互通有無(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釋)
※ 勵兵秣馬的意思解釋、勵兵秣馬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屈指可數(shù) | 扳著手指就可以數(shù)清楚。 |
逍遙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一門心思 | 一心一意。 |
目光短淺 | 缺乏遠見卓識的、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 |
嚴(yán)陣以待 | 嚴(yán):嚴(yán)肅整齊;嚴(yán)陣:整齊嚴(yán)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zhàn)斗準(zhǔn)備;等著敵人。 |
活蹦亂跳 | 歡蹦亂跳。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jù)。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量能授官 | 根據(jù)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dāng)官職。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 |
無關(guān)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盡誠竭節(jié) | 誠:忠誠。節(jié):氣節(jié),義節(jié)。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jié)。亦作“盡節(jié)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jié)”、“竭忠盡節(jié)”。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zhuǎn)入別的情節(jié)。現(xiàn)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dāng)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故態(tài)復(fù)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fù)。指原來的舊習(xí)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戰(zhàn)不旋踵 | 旋:轉(zhuǎn)。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zhuǎn)。形容勇猛向前。 |
小巫見大巫 |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yè)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shù)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久假不歸 | 假:借;歸:歸還。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 |
天緣湊合 | 天緣:自然的機緣。舊時認(rèn)為男女結(jié)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
英雄所見略同 | 所見:所見到的,指見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見解基本相同同。這是對意見相同的雙方表示贊美的話。 |
解甲休兵 | 見“解甲休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