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旗息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①卷起軍旗,停擂戰鼓。指軍隊隱蔽行動,避免暴露目標。②比喻停止行動。
出處《明史·流賊傳·張獻忠》:“獻忠因得與山民市鹽芻米酪,收潰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p>
例子秦顯家的聽了,轟去了魂魄,垂頭喪氣,登時掩旗息鼓,卷包而去?!都t樓夢》第六二回
基礎信息
拼音yǎn qí xī gǔ
注音一ㄢˇ ㄑ一ˊ ㄒ一 ㄍㄨˇ
繁體掩旗息皷
感情掩旗息鼓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停止斗爭等。
近義詞偃旗息鼓、卷旗息鼓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止戈為武(意思解釋)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釋)
- 故家喬木(意思解釋)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釋)
- 喟然長嘆(意思解釋)
- 投石問路(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單刀直入(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驚心悼膽(意思解釋)
- 始終一貫(意思解釋)
- 見所不見(意思解釋)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釋)
- 一枕黃粱(意思解釋)
※ 掩旗息鼓的意思解釋、掩旗息鼓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枉尺直尋 | 枉:彎曲;直:伸直;尋: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卻有一尋。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以求得較大的好處。 |
死灰復燃 | 熄滅的火灰又燃燒起來。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東西又重新活動起來。復:又。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
舉世混濁 | 舉:全?;鞚幔翰磺迕?。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擦肩而過 | 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促膝談心 | 促:挨近;促膝:膝蓋挨近膝蓋。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親密地交談心里話。 |
半吊子 | 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角巾素服 |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