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志而沒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赍:懷抱著,帶著;歿:死。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
出處南朝·梁·江淹《恨賦》:“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例子林文忠公經世之才,可惜鞠躬盡瘁,赍志而沒。(高陽《玉座珠簾》上冊)
基礎信息
拼音jī zhì ér mò
注音ㄐ一 ㄓˋ ㄦˊ ㄇㄛˋ
繁體賫志而沒
感情赍志而沒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
近義詞赍志而歿、赍志以歿
英語die with one's ambition unfulfille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意思解釋)
- 自拔來歸(意思解釋)
- 快馬加鞭(意思解釋)
- 無法無天(意思解釋)
- 安安靜靜(意思解釋)
- 人心歸向(意思解釋)
- 蝶粉蜂黃(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過而能改(意思解釋)
- 隳肝瀝膽(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繪聲繪影(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今古奇觀(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赍志而沒的意思解釋、赍志而沒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品頭論足 | 見“品頭題足”。 |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孤身只影 | 形容孤單一人。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窮鄉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形容婚姻美滿稱心。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