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猊:狻猊,即獅子;抉:踢開;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踢開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出處《唐書·徐浩傳》:“嘗書四十三幅屏,八體皆備,如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基礎信息
拼音nù ní mèi shí,kě jì bēn quán
注音ㄋㄨˋ ㄋ一ˊ ㄇㄟˋ ㄕˊ,ㄎㄜˇ ㄐ一ˋ ㄅㄣ ㄑㄨㄢˊ
繁體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感情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是中性詞。
用法作定語、分句;形容書法。
近義詞渴驥怒猊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吉星高照(意思解釋)
- 不二法門(意思解釋)
- 默不做聲(意思解釋)
- 當仁不讓(意思解釋)
- 雪兆豐年(意思解釋)
- 斷斷續續(意思解釋)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釋)
- 列風淫雨(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危急關頭(意思解釋)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為虎作倀(意思解釋)
- 土生土長(意思解釋)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釋)
※ 怒猊抉石,渴驥奔泉的意思解釋、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安內攘外 |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背腹受敵 |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
習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前瞻后顧 | 同“瞻前顧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時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滿面春風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