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民害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殘:傷害。摧殘百姓,損害財物。
出處宋 辛棄疾《淳熙己亥論盜賊札子》:“州以趣辦財賦為急,縣有殘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問。”
例子而上之所用者,莫非殘民害物之人矣。清·黃宗羲《諸敬槐先生八十壽序》
基礎信息
拼音cán mín hài wù
注音ㄘㄢˊ ㄇ一ㄣˊ ㄏㄞˋ ㄨˋ
繁體殘民害物
感情殘民害物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指摧殘民眾干壞事。
近義詞病民害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挑三揀四(意思解釋)
- 痛痛快快(意思解釋)
- 一無所有(意思解釋)
- 自拔來歸(意思解釋)
- 輪焉奐焉(意思解釋)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釋)
- 說雨談云(意思解釋)
- 有約在先(意思解釋)
- 暮史朝經(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驚心動魄(意思解釋)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釋)
- 故態復萌(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殘民害物的意思解釋、殘民害物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貴、最有權威的人。 |
莫衷一是 | 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指不知哪個正確。形容各種意見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南轅北轍 |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信及豚魚 | 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陳言務去 |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以身試法 | 身:親身;指生命;試:嘗試;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嘗試法律。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危急關頭 |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