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包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膽量極大。
出處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關云長雄略蓋世,趙子龍大膽包身。”
例子明·無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三卷:“這賊大膽包身,通賊謀財,罪該斬首。”
基礎信息
拼音dà dǎn bāo shēn
注音ㄉㄚˋ ㄉㄢˇ ㄅㄠ ㄕㄣ
繁體大膽包身
感情大膽包身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膽大包天
反義詞膽小如鼠、膽小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歸心如箭(意思解釋)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釋)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釋)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釋)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釋)
- 簡明扼要(意思解釋)
- 目不轉睛(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安眉帶眼(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經緯天地(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逢人說項(意思解釋)
- 哀兵必勝(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大膽包身的意思解釋、大膽包身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風言影語 | 捕風捉影的話語。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想望豐采 | 見“想望風采”。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善自為謀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