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冠振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整潔衣冠。語本《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將欲出仕。
出處語出《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例子是以巖穴幽人,智術之士,彈冠振衣,樂欲為用,四海欣然,歸服圣德。《后漢書·李固傳》
基礎信息
拼音dàn guàn zhèn yī
注音ㄉㄢˋ ㄍㄨㄢˋ ㄓㄣˋ 一
繁體彈冠振衣
感情彈冠振衣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官場。
近義詞彈冠振衿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安內攘外(意思解釋)
- 謳功頌德(意思解釋)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釋)
- 骨肉離散(意思解釋)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釋)
- 出頭露面(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意思解釋)
- 發號施令(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息息相關(意思解釋)
※ 彈冠振衣的意思解釋、彈冠振衣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國中之國 |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 |
不可勝舉 | 無法一一列舉。形容數量、種類很多。 |
炒魷魚 | 因魷魚一炒就卷起來,比喻卷鋪蓋。指解雇。 |
卑諂足恭 | 卑:低下;諂:巴結奉承;足:音“巨”,過分;恭:恭順。低聲下氣,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于人。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羨慕。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