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綱振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整頓朝綱,重振法紀。
出處《資治通鑒·周顯王四十八年》:“夫賢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頓綱振紀。”胡三省注:“頓,謂整頓?!?/p>
基礎信息
拼音dùn gāng zhèn jì
注音ㄉㄨㄣˋ ㄍㄤ ㄓㄣˋ ㄐ一ˋ
繁體頓綱振紀
感情頓綱振紀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治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本正經(意思解釋)
- 綠林豪客(意思解釋)
- 經文緯武(意思解釋)
- 鋪張浪費(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繁文縟節(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氣象萬千(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頓綱振紀的意思解釋、頓綱振紀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物阜民安 | 阜:豐富。物產豐富,人民安樂。 |
費盡心機 | 心機:心思;計謀。指用盡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繁文縟節 | 文;節:舊時指禮節;縟:繁重。繁瑣過多的禮節、儀式。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焙笠蛴谩褒堮S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胡支扯葉 | 見“胡枝扯葉”。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騽e離之苦。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轉彎磨角 | 見“轉彎抹角”。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隨俗雅化 |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 |
一網打盡 |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 |
行不副言 | 謂言行不一。 |
絕裾而去 | 絕裾:扯斷衣襟。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 |
冰天雪地 | 冰雪漫天蓋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
畫眉舉案 | 畫眉:指漢張敞為妻畫眉毛的故事;舉案:指漢朝孟光為夫送飯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