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鼓相應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用鼓槌擊鼓,鼓就發聲。比喻相互應和,配合緊密。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李尋傳》:“順之以善政,則和氣可立致,猶桴鼓之相應也?!?/p>
例子“好!”慈禧太后桴鼓相應地說,“別的差缺慢慢商量吧!”(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基礎信息
拼音fú gǔ xiāng yìng
注音ㄈㄨˊ ㄍㄨˇ ㄒ一ㄤ 一ㄥˋ
繁體桴皷相應
感情桴鼓相應是中性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比喻相互應和,配合緊密。
反義詞唱對臺戲
英語drum responds to the drumsticks(work in perfect coordination)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盈科后進(意思解釋)
- 縫衣淺帶(意思解釋)
- 初生之犢不畏虎(意思解釋)
- 有約在先(意思解釋)
- 男女授受不親(意思解釋)
- 斷斷續續(意思解釋)
- 言而無信(意思解釋)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釋)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單刀直入(意思解釋)
- 聲馳千里(意思解釋)
- 踉踉蹌蹌(意思解釋)
- 掛冠歸去(意思解釋)
- 風卷殘云(意思解釋)
- 奸夫淫婦(意思解釋)
※ 桴鼓相應的意思解釋、桴鼓相應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梁孟相敬 | 原指東漢時期梁鴻與妻子孟光相互敬愛。后泛指夫婦相敬。 |
稀里嘩啦 | 象聲詞,形容雨、東西倒塌等發出的聲音。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 |
定時炸彈 | 由計時器控制、能在預定時間自動引爆的炸彈。比喻潛伏的危機。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多才多藝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
不二法門 | 不二:唯一的;法門:修行的門徑。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