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項黃馘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杭:枯干;項:頸項;馘:臉。頸項枯瘦,面色蒼黃。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出處莊周《莊子 列御寇》:“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例子賢者槁項黃馘而死于下,不賢者比肩接跡而顯于世。(明 瞿佑《剪燈新話 修文舍人傳》)
基礎信息
拼音gǎo xiàng huáng xù
注音ㄍㄠˇ ㄒ一ㄤˋ ㄏㄨㄤˊ ㄒㄨˋ
繁體槀項黃馘
感情槁項黃馘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近義詞面黃肌瘦
反義詞肥頭大耳
英語a withered neck and a yellow fac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俯拾即是(意思解釋)
- 謳功頌德(意思解釋)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釋)
- 蠢蠢欲動(意思解釋)
- 氣充志驕(意思解釋)
- 安安靜靜(意思解釋)
- 簡明扼要(意思解釋)
- 野沒遺賢(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豁然開朗(意思解釋)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釋)
- 始終一貫(意思解釋)
※ 槁項黃馘的意思解釋、槁項黃馘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白費心機 |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不費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漫不經心 | 漫:隨便;不受約束;經心:在意;留心。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td>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F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
倒載干戈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隨俗雅化 |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