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無不盡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 wú bù jìn
基本解釋把內心的話說盡,毫不保留。
出處《北齊書·高德政傳》:“德政與帝舊相昵愛,言無不盡。”
言無不盡的典故
后齊時期,丞相高洋與相府參軍高德政關系十分融洽,高德政言無不盡,高洋言聽計從。高祖在晉陽去世,渤海王世宗繼位,在晉陽處理后事時被盜賊所殺。高德政擁立高洋為文宣皇帝,高洋拜他為侍中,一唱一和。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言無不盡)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期頤之壽 | 《南齊書·禇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
四書五經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可想而知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而知。”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土木形骸 |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大千世界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希運禪師》:“長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師云:‘雖然如此大千世界總在里許。’”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 王貞白《白鹿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