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盜名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 shì dào míng
基本解釋欺:欺騙;世人:指當時的人。欺騙世人;竊取名譽。
出處荀況《荀子 不茍》:“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于暗世者。”
欺世盜名的典故
西晉時期,王衍精通老子和莊子的哲學,晉武帝的丈人楊駿慕名想把女兒嫁他。但王衍不愿攀附權貴。他自命清高,絕不談世俗之事,更不談錢字。后來他的女兒成了愍懷太子的妃子。宮廷發生變故,他令自己的女兒離婚,人稱他是假清高。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欺世盜名)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麻痹大意 | 巴金《堅強戰士》:“我要當心,不能麻痹大意,我應當找個隱蔽的地方。” |
歌功頌德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倒果為因 |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曾不問資本所以群趨于都會之故,是所謂倒果為因者耳。”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杯蛇幻影 | 《花月痕》第五回:“杯蛇幻影,鬼蜮含沙。縈愁緒以回腸,蔓牽瓜落;拭淚珠而洗面,藕斷絲長。”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
簞瓢屢空 |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
樂道好古 | 《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體者,砥節厲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事諸侯。” |
屈指一算 |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匆匆過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