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由我而死的成語故事

拼音bó rén yóu wǒ ér sǐ
基本解釋伯仁:晉代周颙的字。指對別人的死亡負有某種責任。
出處《晉書·周颙傳》:“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伯仁由我而死的典故
晉元帝時期,仆射周颙與宰相王導是好朋友,王導的堂兄王敦謀反殺了周颙。王敦曾經因此事征求王導的意見,王導未置可否。后來王導得知周颙曾在元帝面前為王敦謀反事多次為自己辯護,不禁流淚感慨:“我雖沒殺他,但他由我而死。”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伯仁由我而死)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名士風流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方術傳論》:“漢世之所謂名士者,其風流可知矣。” |
一無所有 | 《敦煌變文集 廬山遠公話》:“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風,萬法皆無,一無所有。” |
無妄之災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
長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紫陌紅塵 | 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
曉以大義 |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 |
篤近舉遠 | 唐·韓愈《原人》:“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天之驕子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