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一眼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bǎn yī yǎn
基本解釋板;眼: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jié)拍;比喻做事有條理;合規(guī)矩;不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靈活變動。
出處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九章:“望著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說。”
暫未找到成語一板一眼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板一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二百五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敬業(yè)樂群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 |
人才濟濟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濟,十分歡悅。” |
浪費筆墨 | 老舍《多鼠齋雜談》:“他便也只會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費筆墨,攻擊別人,且自鳴得意。” |
處實效功 |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夫唱婦隨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大失所望 |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
歸馬放牛 | 《尚書 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