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亢搗虛的成語故事

拼音pī kàng dǎo xū
基本解釋批:用手擊;亢:咽喉,比喻要害;搗:攻擊;虛:空虛。比喻抓住敵人的要害乘虛而入。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p>
戰(zhàn)國時期,兵法大師鬼谷子的弟子魏國人龐涓沒有學(xué)成就成為魏惠王的將軍,他把師弟孫臏騙到魏都大梁,殘忍地弄斷他的雙腿。孫臏回齊后成為齊威王的國師。他兩次使用批亢搗虛的方法,迫使魏軍大敗及至龐涓自殺,解救了趙國與韓國。
批亢搗虛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批亢搗虛)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攀龍附鳳 |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
節(jié)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td> |
藝高人膽大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6回:“這正是藝高人膽大。蔣爺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實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問呢?’”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td> |
疑鄰盜斧 | 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td> |
夜深人靜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源源不斷 |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
營私舞弊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南洋兵船雖然不少,叵奈管帶……營私舞弊,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td> |
慷慨悲歌 | 晉 陶潛《怨詩楚調(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慷慨獨悲歌,鐘期信為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