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的成語故事

拼音jiàn yì yǒng wéi
基本解釋義:正義;勇:勇敢;為;做。見到正義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見義勇為的典故
1993年8月,濟南軍區某部中士徐洪剛探親期滿乘車返隊,在車上遇到幾個歹徒在調戲一個女青年,并肆無忌憚耍流氓,徐洪剛這時立即見義勇為,毫不猶豫上前制止,被歹徒連刺多刀,他頑強地追趕歹徒,被授予英雄稱號。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見義勇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皆大歡喜 | 《金剛經 應化非真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春風化雨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有如時雨化之者。”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
香草美人 |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 |
篤近舉遠 | 唐·韓愈《原人》:“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云天霧地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就是有點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點云天霧地。” |
學而不厭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漚沫槿艷 | 《太平廣記》第351卷:“某非獵食者,哀君情切,因來奉救。漚沫槿艷,不必多懷。” |
生死有命 | 晉·葛洪《抱樸子·對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藥物,所能損益。” |
目眩心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心花,魂不附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