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包火的成語故事

拼音jiě yī bāo huǒ
基本解釋比喻不解決問題,只招致危險。
出處《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三年》:“關(guān)中華戎雜錯,風(fēng)俗勁悍;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
暫未找到成語解衣包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解衣包火)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倚老賣老 |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我盡讓你說幾句便罷,則管里倚老賣老,口里嘮嘮叨叨的說個不了?!?/td> |
麻痹大意 | 巴金《堅強戰(zhàn)士》:“我要當(dāng)心,不能麻痹大意,我應(yīng)當(dāng)找個隱蔽的地方?!?/td> |
喜笑顏開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又行了兩日,方到常山,徑入府中,拜謁顏太守。故人相見,喜笑顏開?!?/td> |
捻神捻鬼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聲!” |
窮年累世 | 《荀子 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沒顛沒倒 |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兩個都不為年紀(jì)老,怎么的便這般沒顛沒倒,對官司不分個真假,辨?zhèn)€清濁?!?/td> |
空空蕩蕩 | 浩然《艷陽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蕩蕩,冷冷清清。” |
節(jié)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野心勃勃 | 清 陳天華《獅子吼》:“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 |
起兵動眾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