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二價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賣物者不說兩種價錢。
出處《后漢書·逸民傳·韓康》:“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余年。”
例子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6卷:“他本在漢時叫做韓康,一向賣藥長安市上,口不二價。”
基礎信息
拼音kǒu bù èr jià
注音ㄎㄡˇ ㄅㄨˋ ㄦˋ ㄐ一ㄚˋ
繁體口不二價
感情口不二價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買賣等。
謎語一口價
近義詞說一不二、言無二價
反義詞欺行霸市
英語No bargaining.(The prices are fixe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揚眉吐氣(意思解釋)
- 經文緯武(意思解釋)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釋)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釋)
- 鶴立雞群(意思解釋)
- 疑鄰盜斧(意思解釋)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釋)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釋)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棟梁之材(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仰屋著書(意思解釋)
- 流離轉徙(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口不二價的意思解釋、口不二價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個人主義 |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
轍鮒之急 | 轍鮒: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比喻因厄迫身。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引鬼上門 | 比喻招來壞人。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饑腸轆轆 |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斗轉星移 | 北斗轉換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斗:北斗星;星:星辰。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光怪陸離 | 光怪:奇異的光彩;陸離:色彩繁雜。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