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精圖治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勵:原作厲;振作;振奮;精:精神;圖:設法;謀求;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出處《宋史 神宗紀贊》:“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例子勵精圖治在勤民,宿弊都將一洗新。(元 馬致遠《青衫淚》楔子)
基礎信息
拼音lì jīng tú zhì
注音ㄌ一ˋ ㄐ一ㄥ ㄊㄨˊ ㄓˋ
繁體勵精圖治
正音“圖”,不能讀作“tǔ”。
感情勵精圖治是褒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
辨形“勵”,不能寫作“厲”。
謎語醫學
近義詞雄才大略
反義詞禍國殃民、喪權辱國
英語vigorous efforts to strive for
俄語стремиться к благополучию госудáрства
德語alle Anstrengungen machen,um das Land zur Blüte zu bringen
法語consacrer toute son énergie à bien gouvern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學無止境(意思解釋)
- 歸心如箭(意思解釋)
- 論黃數白(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流離轉徙(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時至運來(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無窮無盡(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舉目無親(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經國之才(意思解釋)
- 小巫見大巫(意思解釋)
- 過五關斬六將(意思解釋)
※ 勵精圖治的意思解釋、勵精圖治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齒牙為禍 | 齒牙:比喻讒言。指讒言撥弄,造成災禍。 |
動天地,感鬼神 | 動:感動;感:感動。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 |
沒顛沒倒 |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 |
力所能及 | 及:達到。自己的力量能達到。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膽寒發豎 | 形容恐怖之極。 |
鳳毛麟角 | 鳳;麟:鳳凰、麒麟;是傳說中珍禽異獸。鳳凰身上的羽毛;麒麟頭上的犄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
列風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奇貨可居 | 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