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善黜惡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勸善懲惡”。
出處《魏書·肅宗紀》:“勸善黜惡,經國茂典。”
基礎信息
拼音quàn shàn chù è
注音ㄑㄨㄢˋ ㄕㄢˋ ㄔㄨˋ ㄜˋ
繁體勸善黜惡
感情勸善黜惡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懲罰壞人,勉勵好人。
近義詞勸善懲惡、勸善戒惡
英語poetical justic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身無分文(意思解釋)
- 音信杳無(意思解釋)
- 有兩下子(意思解釋)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釋)
- 齊頭并進(意思解釋)
- 窮鄉僻壤(意思解釋)
- 打腫臉充胖子(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不分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平淡無奇(意思解釋)
- 百戰百勝(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擦肩而過(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有權有勢(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儉以養德(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牛衣對泣(意思解釋)
※ 勸善黜惡的意思解釋、勸善黜惡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錯綜變化 | 錯綜:交錯綜合。形容頭緒紛繁,變化多端。 |
初生之犢不畏虎 |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
離世遁上 | 超脫世俗,回避君上。 |
遏惡揚善 |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
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反老還童 | 反: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