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讀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讀書。
出處《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例子余嘗以三余讀書,講習之暇,讀其文。(晉 陶潛《感士不遇賦序》)
基礎信息
拼音sān yú dú shū
注音ㄙㄢ ㄩˊ ㄉㄨˊ ㄕㄨ
繁體三余讀書
感情三余讀書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讀書刻苦。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畏縮不前(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章甫薦履(意思解釋)
- 鼠憑社貴(意思解釋)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釋)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出頭露面(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絆腳石(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互通有無(意思解釋)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散言碎語(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釋)
※ 三余讀書的意思解釋、三余讀書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傾家蕩產 | 傾:倒出;蕩:弄光。把全部家產都弄光了。 |
一路風塵 | 形容旅途辛苦。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憂慮。因歉疚而內心不安。心中不安,頭痛腦脹。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 |
逆道亂常 | 指違背道德綱常。 |
旁若無人 | 旁:旁邊;若;好像。身邊好像沒有人。形容自視高大;態度傲慢。也形容態度自然、鎮靜自如的樣子。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色飛眉舞 | 色:臉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角巾素服 |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