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國忘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為國盡忠而將個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為國獻身。
出處唐 白居易《贈裴垍官制》:“故太子賓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為理,事君盡禮,徇國忘身。”
例子那些徇國忘身的英雄們,他們的英名和事跡將流芳百世。
基礎信息
拼音xùn guó wàng shēn
注音ㄒㄨㄣˋ ㄍㄨㄛˊ ㄨㄤˋ ㄕㄣ
繁體徇國忘身
正音“徇”,不能讀作“xún”。
感情徇國忘身是褒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辨形“徇”,不能寫作“詢”。
近義詞舍生忘死、舍己為人
反義詞自私自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隨機應變(意思解釋)
- 好說歹說(意思解釋)
- 綠林大盜(意思解釋)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釋)
- 趕盡殺絕(意思解釋)
- 殺雞取卵(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不到黃河心不死(意思解釋)
- 暴取豪奪(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頭上末下(意思解釋)
- 西學東漸(意思解釋)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釋)
※ 徇國忘身的意思解釋、徇國忘身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四海之內都會有知心朋友;盡管遠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鄰一樣。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遠也親近。海內;四海之內;古時候認為中國四周都是海;把國內稱為海內;現(xiàn)泛指世界。天涯:天邊;比鄰:緊靠的邊鄰。 |
名士風流 | 名士的風度和習氣。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 |
物阜民安 | 阜:豐富。物產(chǎn)豐富,人民安樂。 |
不屑一顧 |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翩翩起舞 |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fā)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生龍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
將功補過 |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yōu)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貧賤不能移 | 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zhí)。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fā)。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fā)的樣子。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jīng)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清風勁節(jié) | 喻人品純潔,節(jié)操堅貞。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過門不入 | 經(jīng)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