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往實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無所知而往,有所得而歸。
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于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
例子《南史·任昉傳》:“昉樂人之樂,憂人之憂,虛往實歸,忘貧去吝。”
基礎信息
拼音xū wǎng shí guī
注音ㄒㄨ ㄨㄤˇ ㄕˊ ㄍㄨㄟ
繁體虛往實歸
感情虛往實歸是褒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遏惡揚善(意思解釋)
- 齊頭并進(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窮鄉(xiāng)僻壤(意思解釋)
- 壓歲錢(意思解釋)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釋)
- 仰屋著書(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目不轉睛(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yè)(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歐風美雨(意思解釋)
- 昏聵無能(意思解釋)
※ 虛往實歸的意思解釋、虛往實歸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合浦珠還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懸而未決 | 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fā)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的緊張情勢。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奇才異能 | 奇:少見的;異:特別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皮開肉綻 | 綻:裂開。皮肉都裂開。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 |
珠宮貝闕 | 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形容房屋華麗。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fā)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汗牛充棟 |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升官發(fā)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nèi)。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