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夏變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夏,諸夏,古代中原地區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各族。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以外的僻遠部族。
出處《孟子 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
例子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13回:“平時守著用夏變夷的古訓,把新政、新學批駁得一錢不值。”
基礎信息
拼音yòng xià biàn yí
注音ㄩㄥˋ ㄒ一ㄚˋ ㄅ一ㄢˋ 一ˊ
繁體用夏變夷
感情用夏變夷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中華文化同化少數民。
反義詞全盤西化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使心用腹(意思解釋)
- 隔靴搔癢(意思解釋)
- 將功補過(意思解釋)
- 舉重若輕(意思解釋)
- 趕盡殺絕(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不翼而飛(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死對頭(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便還就孤(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快人快語(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用夏變夷的意思解釋、用夏變夷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氣昂揚,不隨波逐流。 |
林下風致 | 同“林下風氣”。 |
以權謀私 |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
樂道好古 | 以守道為樂,喜愛古制。 |
肝膽欲碎 | 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汗牛充棟 |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草滿囹圄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色厲內荏 | 色:神色;歷:歷害;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外表嚴厲強硬;內心怯懦軟弱。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聰明伶俐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
無惡不作 | 惡:壞事。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指干盡了壞事。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進退維谷 | 維:語氣助詞。谷:比喻困難處境。進和退都處于困難的境地。 |
變化無方 | 方:方向,引申為準則。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變化多端。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樣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