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俎:古代祭祀時用的盛祭品的器具。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去代替別人出謀劃策。比喻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出處鄭觀應《盛世危言·公法》:“同者彼此通行,異者各行其是,無庸越俎代謀。”
例子柳亞子《紀夢詩序》:“友邦領袖,老謀深算,成竹在胸,豈外人所宜越俎代謀?”
基礎信息
拼音yuè zǔ dài móu
注音ㄩㄝˋ ㄗㄨˇ ㄉㄞˋ ㄇㄡˊ
繁體越俎代謀
感情越俎代謀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喜笑顏開(意思解釋)
- 聞聲相思(意思解釋)
- 空穴來風(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路無拾遺(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舞刀躍馬(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師嚴道尊(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力屈道窮(意思解釋)
- 孤注一擲(意思解釋)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釋)
- 古來今往(意思解釋)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釋)
- 遙遙無期(意思解釋)
- 一彈指頃(意思解釋)
- 對牛彈琴(意思解釋)
- 一網打盡(意思解釋)
※ 越俎代謀的意思解釋、越俎代謀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因材施教 | 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進行;教:教育。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 |
萬眾一心 |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
吸血鬼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錢財、思想或者其他資源的人。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論黃數白 | ①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極言財富之多。 |
弦外之響 | 比喻言外之意。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目不轉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角巾素服 |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經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阿時趨俗 | 阿:迎合。迎合時尚和世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