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

詞語解釋
史書[ shǐ shū ]
⒈ ?歷史書:記錄歷史的文獻。
例據史書記載。
英historical records;
引證解釋
⒈ ?漢 稱令史所習之書,即當時通用的隸書。按,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謂指 史籀 所作大篆,非是。參閱 清 錢大昕 《三史拾遺·元帝紀》。
引《漢書·元帝紀贊》:“元帝 多材藝,善史書。”
⒉ ?記載歷史的書籍。
引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周公 之垂法,史書之舊章。”
唐 劉知幾 《史通·因習》:“況史書者,記事之言耳。”
章炳麟 《論式》:“斯豈非崇信文集,異視史書之過哉!”
國語辭典
史書[ shǐ shū ]
⒈ ?記載歷史的書籍。
引《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卑弁在史書上看過,說這地方水草肥饒 。」
近史籍 史乘 史冊
⒉ ?漢代史官所習用的字體,即隸書。
引《漢書·卷九·元帝紀·贊曰》:「元帝多材藝,善史書。」
分字解釋
※ "史書"的意思解釋、史書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毛爺爺時時、處處胸懷祖國和人民,嚴格要求自己,惜時如金,讀經書、讀史書、讀兵書,滿腹經綸,博古通今,雄才大略;他高瞻遠矚,氣度非凡,胸懷是如此的寬廣,容得下三山五岳呀!
2.青春,沉醉在極富濃厚的書香中。不知你是否有這種感覺:每當翻開史書,就像是在品嘗一杯濃濃的咖啡。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引領你成長;一個個經典的歷史故事讓你深感古代中國的獨特魅力;一個個智慧的古代哲學充實你的文學素養……史書的特有的氣息散發出中國濃厚的民族文化。
3., 多看一點歷史書對你今后寫作文的時候引經據典有很大的好處。
4., 青春,沉醉在極富濃厚的書香中。不知你是否有這種感覺:每當翻開史書,就像是在品嘗一杯濃濃的咖啡。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引領你成長;一個個經典的歷史故事讓你深感古代中國的獨特魅力;一個個智慧的古代哲學充實你的文學素養……史書的特有的氣息散發出中國濃厚的民族文化。
5.還有由于修史者缺乏自然科學知識,在時憲志中編進了三卷八線表,這是初中學生數學教科書中的對數表,和清史風馬牛不相及,寫在歷史書中,實屬不倫不類。
6.長安的誓言啊史書未寫下。
7.兩國的史書或民間傳謠大概是說數百年前某個惡毒的寒冰法師被圍殺此地,在他臨死前他發出令人不安的詛咒。
8.東漢的荀悅對史學獨立有巨大貢獻,他不僅第一個建議設置專職史官,還寫了漢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漢紀》,發凡起例之功不可磨滅。
9.幾天來,他大量閱讀史書。現在他的學識,已不再是我曾認識的那位姑若寡聞的吳下阿蒙了。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啊。
10.如意知道,哥哥可能不會成為萬世敬仰的帝王了,因為被人銘記的永遠只有豐功偉績,而不是功績背后的流淌的血。如意知道,可能會有人被哥哥感動,雖然他只是縮在史書的一角,用只字片語書寫一生。釋戒嗔
相關詞語
- jiǎng gàn dào shū蔣干盜書
- pò tǐ shū破體書
- hòu hàn shū后漢書
- hàn shū漢書
- wǔ sè shū五色書
- biān nián shǐ編年史
- dà shǐ大史
- lì shǐ歷史
- nán shǐ南史
- děng shēn shū等身書
- shū jì書記
- shǒu shū手書
- jiào kē shū教科書
- jiāo shū教書
- lóng cǎo shū龍草書
- shòu shū受書
- bā tǐ shū八體書
- shū fáng書房
- shí nián shū十年書
- wài shǐ外史
- mín shǐ民史
- shū kù書庫
- yí shū遺書
- tú shū圖書
- jué mìng shū絕命書
- shū mù書目
- shū fǎ書法
- dūn shǐ惇史
- zhǐ cǎo shū紙草書
- shǐ kē史科
- cǎo shū草書
- cáng shū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