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

詞語解釋
半壁[ bàn bì ]
⒈ ?指朝東的半面山崖。
例半壁見海日。——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英half of the wall (cliff);
⒉ ?半邊。
例我那岳伯父拼身舍命與金人撕殺,才保全得半壁江山。——《說岳全傳》
引證解釋
⒈ ?半堵墻壁。
引北周 庾信 《寒園即目》詩:“游仙半壁畫,隱士一牀書。”
唐 王季友 《觀于舍人壁畫山水》詩:“半壁仍棲嶺上云,開簾欲放湖中鳥。”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虎丘賀方回題名》:“誰見荒池開白蓮,可憐半壁鎖寒煙。”
⒉ ?半山腰。
引唐 李白 高霽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妙有分二氣,靈山開 九華。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
⒊ ?半邊。
引唐 劉滄 《雨后游南門寺》詩:“半壁樓臺秋月過,一川煙水夕陽平。”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 張生 ﹞歪著頭避著,通紅了面皮,筵席上軟攤了半壁。”
明 沉青門 《桂枝香·春閨怨》曲:“香銷蘭炷,衾寒蘆絮。那堪半壁燈昏,人在雨聲深處。”
⒋ ?即半壁江山。參見“半壁江山”。
引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二折:“區(qū)區(qū)借得 荊 襄 地,撐住西南半壁天。”
清 趙翼 《甌北詩話·吳梅村詩》:“式耜 方以大學士 臨桂 伯留守 桂林,西南半壁,倚為長城,事之成敗,尚未可知。”
郭沫若 《恢復·懷亡女》:“我們已經(jīng)掃蕩了中原的半壁, 長江 流域的租界也快要次第收還。”
國語辭典
半壁[ bàn bì ]
⒈ ?半堵墻壁。
引北周·庾信〈寒園即目〉詩:「游仙半壁畫,隱士一床書。」
⒉ ?半邊。
引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分字解釋
※ "半壁"的意思解釋、半壁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半壁江山圖,盡罩霧霾中,中央氣象臺。
2.你仍舊只對我說這么一句?聽見說你要結(jié)婚,我就發(fā)瘋一樣的到這里來。豁出這條命不管,豁出前線水深火熱的戰(zhàn)事不管,豁出這半壁江山不管,你就對我說這么一句?
3.女真滅遼,后來竟是逼大宋南渡,偏安東南半壁江山。
4.年產(chǎn)鞋達30億雙,幾乎占據(jù)中國鞋業(yè)皮具產(chǎn)量的“半壁江山”,東莞等地更是鞋廠林立,但即使專做出口生意的鞋廠也大都是貼牌加工,賺個“手工費”而已。
5.如今,七間房村果蔬打出了“七間房”品牌,葡萄、海棠已占據(jù)磐石市場的半壁江山,一半以上的村民加入了果蔬合作社。
6.東北淪陷后中華兒女面對半壁江山,慷慨激昂,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7.抗戰(zhàn)時期,日本人幾乎毀了我們半壁江山。
8.在地方立法層面,經(jīng)濟立法與社會立法畸重畸輕的現(xiàn)象更加明顯,一些地方的經(jīng)濟立法甚至占據(jù)了半壁江山。
9.宋高宗以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tǒng)治權(quán)。
10.南宋小朝廷建都杭州,守著半壁江山,不思收復滄陷于金兵的北方大片國土。
相關(guān)詞語
- bàn xìn bàn yí半信半疑
- hé bì合壁
- bàn bǎi半百
- yī bàn一半
- bàn hé ér半合兒
- liú bàn nóng劉半農(nóng)
- bàn shù半數(shù)
- bàn diǎn半點
- bàn zhí mín dì半殖民地
- yī diǎn bàn diǎn一點半點
- shì bàn gōng bǎi事半功百
- bàn shēn xiàng半身像
- bàn huì半會
- shí bì石壁
- cān bàn參半
- yī xiē bàn xiē一些半些
- bàn lù半路
- gē bì戈壁
- bàn pō yí zhǐ半坡遺址
- bàn shēn半身
- bàn qí半旗
- shì tú sì bì室徒四壁
- xuán yá jué bì懸崖絶壁
- tóng shān tiě bì銅山鐵壁
- qiáng bàn強半
- lǜ sè bì lěi綠色壁壘
- yī zhī bàn jiě一知半解
- bàn kōng zhōng半空中
- bàn míng bàn àn半明半暗
- xià bàn shì下半世
- dōng bì東壁
- bàn rì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