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倪

詞語解釋
端倪[ duān ní ]
⒈ ?事情的頭緒跡象。
例反復終始,不知端倪。——《莊子·大宗師》。成疏:“端,緒也,倪,畔也。”
英general shape; clue; inkling;
⒉ ?邊際。
英boundary; bound;
引證解釋
⒈ ?頭緒;跡象。
引《莊子·大宗師》:“反覆終始,不知端倪。”
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解部》“倪”:“《莊子·大宗師》‘不知端倪’,按耑者,草之微始;兒者,人之微始也。”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三折:“這公事深藏著曖昧,好教我左猜右忖沒端倪。”
清 趙翼 《岣嶁碑歌》:“昌黎 親到猿猱窟,千搜萬索無端倪。”
⒉ ?窺測;捉摸。
引唐 韓愈 《送高閑上人序》:“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 旭(張旭 )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
明 方孝孺 《題王右軍<游目帖>》:“今觀此帖,寓森嚴於縱逸,蓄圓勁於蹈動,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運,變化倏忽,莫可端倪。”
郭沫若 《游里加湖》:“十時頃下山,車行甚急,風景尤覺奇幻,不可端倪。”
⒊ ?邊際。
引《文選·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端倪,猶涯際也。”
唐 岑參 《西亭子送李司馬》詩:“坐來一望無端倪,紅花緑柳鶯亂啼。”
宋 王安石 《和農具詩·牧笛》:“緑草無端倪,牛羊在平地。”
清 陸師 《雜感》詩:“夜長不成寐,憂來無端倪。”
國語辭典
端倪[ duān ní ]
⒈ ?事情的頭緒。
引《莊子·大宗師》:「反復終始,不知端倪。」
⒉ ?推尋事物的本末終始。
引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
英語boundary, clue, indication, to obtain clues, to infer
法語le fil d'une affaire
分字解釋
※ "端倪"的意思解釋、端倪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現在有征兆可尋,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現象可供思索。
2.網游重生之回歸現實異界是這樣形成的端倪之齒芒初露虎神傳說。
3.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無形的,無跡象可睹,無端倪可察。
4.時間不長,他就發現了警察內部販毒的端倪。
5.人的一生常處于抉擇之中,如:念哪一間大學?選哪一種職業?倒是哪些胸無主見的人,不受抉擇之苦因為他們需要決定的時候,總是求詢別人說:“嘿,你看怎么做?”大凡能夠成大功業的人,都是抉擇力甚強的人。他知道事之成敗,全在乎自已沒有人可以代勞,更沒有人能代你決定。在抉擇的哪一刻,成敗實已露出端倪。
6.最近,兩個獨立的研究小組已經發現了一些端倪。
7.道,自然的、無形的,無跡象可睹,無端倪可察。
8.敵方很不確實,但也有征兆可循,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現象可供思索。
9.讀破凡塵萬千事,畫盡人間許多愁!此去紅塵多少事,何不瀟灑醉人間!江湖醉夢初端倪,狂笑少年不羈事!
10.軒轅睛寰讓賞景同等人住手,心中早已怨氣滿腹,“冷洛,你現在突然出現,難道你早就發現端倪了?”。
相關詞語
- jié duān節端
- duān jié端節
- duān mù端木
- hǎo duān duān好端端
- duān zhèng端正
- duān zhēng yuè端正月
- duān zǐ端子
- duān yì端意
- shì duān事端
- ní huàn zhī倪煥之
- duān ní端倪
- duān ní端倪
- duān míng端明
- ào ní傲倪
- duān hòu端候
- zhān duān詹端
- mò duān末端
- sān duān三端
- fā duān發端
- duān shí端石
- duān jiē端接
- lùn duān論端
- duān miàn端面
- yí duān遺端
- duān fǔ端甫
- jí duān極端
- xuán duān玄端
- duō duān多端
- fǔ duān府端
- dà duān大端
- duān yī端壹
- piān duān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