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

詞語解釋
檢討[ jiǎn tǎo ]
⒈ ?找出缺點錯誤,做自我批評。
英self-criticism; examine one's own mistakes;
⒉ ?查看;搜檢。
英review; check;
引證解釋
⒈ ?查核,整理。
引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數月來,檢討囊袠中,得新舊詩,各以類分,分為卷目。”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一:“仁宗 慶歷 初,嘗詔儒臣檢討 唐 故事,日進五條,數諭近臣,以為有補,其后久廢。”
《續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五年》:“帝曰:‘前代亦合有宰相舉官故事,可令史館檢討之。’”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書的還魂和趕造》:“凡留心于文化的前進的人,對于這些書應該加以檢討!”
⒉ ?總結研討。
引聞一多 《家族主義與民族主義》:“我們現在將三千年來家族主義與民族主義兩個勢力發展的情形,作一粗略的檢討。”
宋慶齡 《為新中國而奮斗》:“當我們分析了當前 亞洲 的情勢和重新檢討了歷史在我們國家和人民中間留下的標記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作為人民一部分的婦女和人民有著共同的敵人。”
⒊ ?指檢查自己的錯誤言行。
引趙樹理 《登記·眼力》:“人家說咱聲名不正,除不給寫信,還叫我檢討哩!”
艾蕪 《百煉成鋼》第九章:“你們一定要好好地檢討,不要彼此官官相護。”
⒋ ?官名。 宋 有史館檢討。 明 時始屬翰林院,位次于編修,與修撰編修同謂之史官。
引明 馮夢龍 《智囊補·捷智一·李文達》:“﹝ 李文達 ﹞乃請于新進士內,選人物俊偉,語言正當,學問優長者,授以檢討之職,分任講讀,遂為定例。”
《清史稿·選舉志二》:“大學分科畢業,最優等作為進士出身,用翰林院編修、檢討。”
國語辭典
檢討[ jiǎn tǎo ]
⒈ ?檢驗探討。
例如:「檢討得失」、「檢討成敗」。
近反省
⒉ ?職官名。宋有史館檢討,掌修國史。明、清時隸屬翰林院,位次于編修,與修撰編修同稱為「史官」。
分字解釋
※ "檢討"的意思解釋、檢討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你這篇輕描淡寫的檢討報告,根本沒有說明問題所在。
2.經歷這次失敗,班長閉門思過一整天,一直在檢討自己。
3., 居于上位的人能洞察下情,為臣的人能忠誠盡力,使用人不求完備,檢討自己若感到不如別人。
4.在班上,作為班干部,我們還要一視同仁,大公無私,自己有了錯誤照樣寫檢討,我們不是聽說過列寧作為一個領袖卻從不為自己謀私利,排隊理發的事嗎?
5.由于這次考試成績落了一大截,爸爸讓我閉門思過,好好檢討。
6.還有一部分失戀的人會檢討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次展開行動前將自己做好質的轉變。戀愛叫人不寂寞,等你以此為功德去造福人類了,也算是現代都市公德一件了。
7.他在會上誠懇地檢討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8.罰檢討是為了讓我們端正態度、深刻反省犯下的錯誤,然而結果往往與初衷背道而馳。
9.銷售代表必須時刻注意比較每年每月的業績波動,并進行反省、檢討,找出癥結所在:是人為因素、還是市場波動?是競爭者的策略因素,還是公司政策變化?等等,才能實際掌握正確狀況,尋找對策,以完成任務,創造佳績。
10.這批產品為何會出現瑕疵,一定要仔細檢討,要知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相關詞語
- tǎo lùn討論
- tǎo dǎ chī討打吃
- jiǎn zhèng guān檢正官
- jiǎn chá檢查
- jiǎn yàn檢驗
- mìng tǎo命討
- zhì jiǎn質檢
- tǎo dǎ討打
- tǐ jiǎn體檢
- jiǎn chá檢察
- tǎo jià huán jià討價還價
- shēng tǎo聲討
- tǎo fàn bàng討飯棒
- tǎo mǐ討米
- tǎo chī gùn討吃棍
- jiǎn jiān檢奸
- tǎo kǒu zǐ討口子
- jiǎn diǎn檢點
- jiān jiǎn監檢
- tái jiǎn臺檢
- tǎo qín討擒
- shāng jiǎn商檢
- shī jiǎn施檢
- jiǎn shī檢尸
- shēn tǎo申討
- jiǎn piào檢票
- jiǎn jié檢結
- tǎo lǔ討虜
- tǎo yuán討原
- tǎo yàn討厭
- yāo tǎo邀討
- jiǎn jiào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