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ū tī
注音ㄐ一ㄡ ㄊ一
繁體糾擿
⒈ ?糾舉揭發(fā)。
⒈ ?糾舉揭發(fā)。
引《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下》:“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國(guó),聽羣盜自相糾擿,五人共斬一人者,除其罪。”
李賢 注:“擿,猶發(fā)也。音它狄反。”
《舊唐書·姚璹傳》:“果能攬轡澄清,下車整肅。吏不敢犯,姦無所容,前后糾擿,蓋非一緒。”
《明史·李汝華傳》:“還朝,歷吏科都給事中,多所糾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