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

詞語解釋
水土[ shuǐ tǔ ]
⒈ ?指地面上的水和土。
例水土保持。
英waters and soil;
⒉ ?泛指環境和氣候,即指某一地域的自然條件。
例桔生淮南則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資治通鑒》
英climate;
引證解釋
⒈ ?土地表面的水和土。
引《書·舜典》:“帝曰:‘俞,咨 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
《國語·周語上》:“水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
韋昭 注:“水氣不潤,土枯不養,故乏財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川無滯越,水土通演,役未踰年,而功程有畢。”
碧野 《大巴山人》:“現在,這 鷂子溝 的瀑布和溪水清清,就是周圍林木保持了水土的緣故。”
⒉ ?指水中和陸上。
引《禮記·郊特牲》:“籩豆之薦,水土之品也。”
孔穎達 疏:“其籩豆所薦之物,或水或土所生品類也。”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
⒊ ?山川;國土。
引《禮記·中庸》:“仲尼 祖述 堯 舜,憲章 文 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鄭玄 注:“襲,因也。因水土,謂記諸夏之事,山川之異。”
三國 魏 曹操 《讓還司空印綬表》:“水土不平,姦宄未靜,臣常媿辱,憂為國累。”
唐 杜甫 《石犀行》:“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犀奔茫。”
⒋ ?猶本國;當地。
引南朝 陳 徐陵 《與北齊廣陵城主書》:“昔 晉侯 不能乘 鄭 馬, 趙 將不能用 楚 兵。一非水土,難為騁力。”
唐 馮翊 《桂苑叢談·賞心亭》:“﹝丞相﹞自 大梁 移鎮 淮海,未期周,榮加水土,移風易俗,甚洽羣情。”
⒌ ?指某一地域的自然條件、生活環境。
引《晏子春秋·雜下十》:“橘生 淮 南則為橘,生于 淮 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馥庭 向在 廣西 太平府,極言其山川奇秀,草木鳥獸之瑋奇,而水土大惡,外鄉人不可居。”
凌力 《星星草》第十六章:“他要試試 盩厔 的水土能不能使蘭、梅生存開花。”
國語辭典
水土[ shuǐ tǔ ]
⒈ ?水和土。
引《禮記·郊特牲》:「籩豆之實,水土之品也。」
《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
⒉ ?國土、疆土。
引漢·曹操〈讓還司空印綬表〉:「水土不平,奸宄未靜,臣常媿辱,憂為國累。」
唐·杜甫〈石犀行〉:「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遲奔忙。」
⒊ ?一地方的氣候、風土等自然環境。
引《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西游記·第四四回》:「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
英語water and soil, surface water, natural environment (extended meaning)?, climate
德語natürliche Umwelt und Klima (S)?, Wasser und Boden (S)?
法語eau et sol, environnement et climat
分字解釋
※ "水土"的意思解釋、水土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 這些長著小齙牙的生物“幫助”澳大利亞八分之一的土著哺乳動物走向滅絕,順道再讓不計其數的植物從此消逝,最后的結果便是,澳大利亞嚴重的大面積水土流失。
2., 著名詩人方牧曾說,柔情似水,骨硬如石,是寧海的山清水秀賦予了柔石的靈氣,是寧海的一方水土孕育了柔石的風骨。
3.封山造林,既能生產木材,又能保持水土,一舉兩得。
4.黃河水中的泥沙不斷增加,是因為水土流失形成的。水土流失是植被破壞造成的,它導致了大自然生態不平衡,現在大片森林已被黃河覆蓋。環境污染,無節制地開墾放牧,砍伐森林,導致流沙問題更加嚴重。
5.封山造林,既能生產木材,又能保持水土,一舉兩得。
6., 我對那些北方大地上的河感情深重,對那兒的空氣水土和人民風俗,對那個蒼茫淳樸的世界一往情深。張承志
7., 防風抗沙,保護水土,地球家園需要你;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人類生息需要你;鶯歌燕舞,綠化原野,萬物繁衍需要你;世界森林日,愛護森林,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8.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這是百年大計,非得全民動手,從我做起不可。
9., 森林不僅能防沙吸塵,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不僅能美化環境,而且能繁衍生命;不僅能提供資源,而且能凈化空氣。世界森林日,愛護森林氧吧,人人有責;保護森林植被,從我做起!
10.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致力于*彎山坡地保育以及災害防治的工作,近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