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露水。
⒉ ?指雨。
引漢 蔡邕 《月令章句》:“露者,陰液也。釋為露,結為霜。”元 傅若金 《題宜春鍾清卿清露軒》詩:“時聞陰液墜,暗識商飈度。”
引唐 邵混之 《元氏縣令龐君清德碑》:“頃以陽光蹔亢,陰液乖旬,苗慮螣興,人或狼顧。”明 何景明 《雨頌》:“甫田之坼,陰液膏之。”
1.此多責之燥熱之邪,或臟腑之火、五志過極化火灼傷津液;或因久病、精血不足而致津液枯涸;或過用燥熱之劑,耗傷陰液所致。
2.陰虛生內熱,體內虛火旺盛,陰液受到內火灼傷,人就感覺到煩渴喜飲,并伴有尿濁而黃、舌紅苔薄黃。
免責說明:本站內容全部由編輯從互聯網搜集編輯整理而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我們刪除。
Copyright ? 2024 www.baozi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漢語字典在線查詢 版權所有.湘ICP備2023022180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