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雪
食雪。宋代。趙孟堅。 君不見蘇子卿,十有九年留朔廷。牧羝未乳歸未得,吞氈莫救饑腸鳴。又不見陶學士,家居三冬足文史。玉堂退直清興生,謾把烹茶夸婢子。我生徒飽太倉粟,慨懷伊人常縮恧。我才又無揮翰手,食此豈不顏增存。浪游枉自在江湖,幾年見雪一語無。只同兒童跳梁喜,欲吟自覺腸乾枯,朔風打頭夜來泊,擁篷曉見銀模糊。銀盤收拾和蔗漿,銀匙攪碎紅珊瑚。一抄入品清風生,再抄乍覺心眼明。連抄疾啜盤已竟,肌膚起粟神魂輕。食罷拱手謝蒼天,小儒不學食露盤,無補多慾妄求仙。愿言片片皆詩料,吐吞造化歸毫端。亦不吟河橋送別凄涼句,亦不吟依本胡蘆取天怒。但愿冰棱雪塊在心胸,飄飄解做梅花賦。
[宋代]:趙孟堅
君不見蘇子卿,十有九年留朔廷。
牧羝未乳歸未得,吞氈莫救饑腸鳴。
又不見陶學士,家居三冬足文史。
玉堂退直清興生,謾把烹茶夸婢子。
我生徒飽太倉粟,慨懷伊人常縮恧。
我才又無揮翰手,食此豈不顏增存。
浪游枉自在江湖,幾年見雪一語無。
只同兒童跳梁喜,欲吟自覺腸乾枯,
朔風打頭夜來泊,擁篷曉見銀模糊。
銀盤收拾和蔗漿,銀匙攪碎紅珊瑚。
一抄入品清風生,再抄乍覺心眼明。
連抄疾啜盤已竟,肌膚起粟神魂輕。
食罷拱手謝蒼天,小儒不學食露盤,
無補多慾妄求仙。愿言片片皆詩料,
吐吞造化歸毫端。亦不吟河橋送別凄涼句,
亦不吟依本胡蘆取天怒。但愿冰棱雪塊在心胸,
飄飄解做梅花賦。
君不見蘇子卿,十有九年留朔廷。
牧羝未乳歸未得,吞氈莫救饑腸鳴。
又不見陶學士,家居三冬足文史。
玉堂退直清興生,謾把烹茶誇婢子。
我生徒飽太倉粟,慨懷伊人常縮恧。
我才又無揮翰手,食此豈不顔增存。
浪遊枉自在江湖,幾年見雪一語無。
隻同兒童跳梁喜,欲吟自覺腸乾枯,
朔風打頭夜來泊,擁篷曉見銀模糊。
銀盤收拾和蔗漿,銀匙攪碎紅珊瑚。
一抄入品清風生,再抄乍覺心眼明。
連抄疾啜盤已竟,肌膚起粟神魂輕。
食罷拱手謝蒼天,小儒不學食露盤,
無補多慾妄求仙。願言片片皆詩料,
吐吞造化歸毫端。亦不吟河橋送別凄涼句,
亦不吟依本胡蘆取天怒。但願冰棱雪塊在心胸,
飄飄解做梅花賦。
唐代·趙孟堅的簡介
中國南宋畫家。生于慶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說卒于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號彝齋;宋宗室,為宋太祖十一世孫,漢族,海鹽廣陳(今嘉興平湖廣陳)人。曾任湖州掾、轉運司幕、諸暨知縣、提轄左帑。工詩善文,家富收藏,擅梅、蘭、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風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有書法墨跡《自書詩卷》,繪畫《墨蘭圖》、《墨水仙圖》、《歲寒三友圖》等傳世,著《彝齋文編》4卷。
...〔
? 趙孟堅的詩(114篇) 〕
明代:
龔敩
不著京塵染素衣,賞心還自愛芳菲。晚來東閣無詩興,帶得紅妝馬上歸。
不著京塵染素衣,賞心還自愛芳菲。晚來東閣無詩興,帶得紅妝馬上歸。
近現代:
呂思勉
日暮園林花似霰。皓齒明眸,何處閑相見。枝上流鶯千百囀。
新聲似怨韶光換。
日暮園林花似霰。皓齒明眸,何處閑相見。枝上流鶯千百囀。
新聲似怨韶光換。
明代:
釋函是
去年此日亂離中,霜葉寒花今又逢。雁羽不堪窮漠北,戍歌猶是大江東。
煙銷衰草橫塘靜,日照疏林秋浦紅。潦倒莫辭朝落帽,夜猿聲急白蘋風。
去年此日亂離中,霜葉寒花今又逢。雁羽不堪窮漠北,戍歌猶是大江東。
煙銷衰草橫塘靜,日照疏林秋浦紅。潦倒莫辭朝落帽,夜猿聲急白蘋風。
宋代:
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元代:
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乃祖開元柱石臣,雲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聖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明代:
李舜臣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