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舟子
問舟子。唐代。孟浩然。 向夕問舟子,前程復(fù)幾多。灣頭正堪泊,淮里足風(fēng)波。
[唐代]:孟浩然
向夕問舟子,前程復(fù)幾多。
灣頭正堪泊,淮里足風(fēng)波。
向夕問舟子,前程複幾多。
灣頭正堪泊,淮裡足風(fēng)波。
譯文
黃昏時(shí)候,我詢問劃船人,前面還有多少路程?
船夫說:“河灣處正好停船,淮河里浪高風(fēng)緊。”
注釋
向夕:傍晚,黃昏。向:接近。
幾多:多少。
泊:停泊。
淮:淮河。
詩人到處漂泊,等走到一個(gè)渡頭前,雖然問的是前面的路程,當(dāng)更深處是在問自己:我的前途在何方,我將要去哪里呢?一種惆悵之情油然而生。問前程,既問自己,也是問國家、民族,既表達(dá)了詩人漂泊后的寂寞和黯然之情,也表現(xiàn)了對所在世道的憂慮和憤懣之情。
看到江里了浪花的激蕩,想起心里,內(nèi)心的激動也久久不能平靜。而淮河里面的波瀾,詩人表達(dá)了一種欲降服,欲感化的壯志豪情。不過詞詞句句中多少充斥著憂傷的情懷,悲觀的心緒。
從這首詩的內(nèi)容看,當(dāng)與《宿建德江》作于同時(shí),為孟浩然漫游吳越時(shí)的作品。詩用問答的形式寫行旅之情,顯得旅情無主意,全靠船夫。第二句為全詩中心,表現(xiàn)了盼望快點(diǎn)到目的地的急切心情。但淮河風(fēng)浪卻很大,只好在河灣處暫作停泊,頗有吳越尚遠(yuǎn),日暮途窮之感。“復(fù)”“足”,雖是平常之語,卻是詩中之眼。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jié)義,喜濟(jì)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
宋代:
孫覿
蝶趁花飛爭入坐,倚空百尺游絲墮。亂山銜日半船明,斷云載雨前村過。
蕨芽戴土小兒拳,漁市人歸柳貫鮮。罨畫溪頭人語好,烹魚煮蕨餉春田。
蝶趁花飛爭入坐,倚空百尺遊絲墮。亂山銜日半船明,斷雲(yún)載雨前村過。
蕨芽戴土小兒拳,漁市人歸柳貫鮮。罨畫溪頭人語好,烹魚煮蕨餉春田。
唐代:
王翰
林外鳩鳴客夢殘,起來隨意岸青綸。春深池面生新水,晚霽云頭露遠(yuǎn)山。
野寺秾花飛蛺蝶,高岑喬木囀綿蠻。杖挑二百青錢在,擬買村醪一醉還。
林外鳩鳴客夢殘,起來隨意岸青綸。春深池面生新水,晚霽雲(yún)頭露遠(yuǎn)山。
野寺秾花飛蛺蝶,高岑喬木囀綿蠻。杖挑二百青錢在,擬買村醪一醉還。
明代:
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裡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
宋孝宗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
藤老龍?bào)匆勺o(hù)法,山幽禽語是逃禪。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
藤老龍?bào)匆勺o(hù)法,山幽禽語是逃禪。
明代:
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歎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宋代:
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幹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