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傳經(jīng)圖
伏生傳經(jīng)圖。明代。魯鐸。 祖龍火中書作堆,阿房相繼為塵灰。九旬老儒食漢粟,元自咸陽坑外回。向來傳道心自許,挾書律在無儔侶。太常掌故來何遲,舌固猶存難正語。閨中弱息諳圣謨,口相授受曾何拘。刪書門下誰復在,一女擬當三千徒。掌故心神只方策,耳目何嘗滯聲色。楚國雖亡見倚相,孔堂未上聞金石。謾道方言多異同,濟南不與穎川通。子襄科斗人不識,考論文義終誰功。天為斯文存一線,漢人及見先生面。吾今尚恨禮殘樂不傳,當時試問寧徒然。
[明代]:魯鐸
祖龍火中書作堆,阿房相繼為塵灰。九旬老儒食漢粟,元自咸陽坑外回。
向來傳道心自許,挾書律在無儔侶。太常掌故來何遲,舌固猶存難正語。
閨中弱息諳圣謨,口相授受曾何拘。刪書門下誰復在,一女擬當三千徒。
掌故心神只方策,耳目何嘗滯聲色。楚國雖亡見倚相,孔堂未上聞金石。
謾道方言多異同,濟南不與穎川通。子襄科斗人不識,考論文義終誰功。
天為斯文存一線,漢人及見先生面。吾今尚恨禮殘樂不傳,當時試問寧徒然。
祖龍火中書作堆,阿房相繼為塵灰。九旬老儒食漢粟,元自鹹陽坑外回。
向來傳道心自許,挾書律在無儔侶。太常掌故來何遲,舌固猶存難正語。
閨中弱息諳聖謨,口相授受曾何拘。刪書門下誰複在,一女擬當三千徒。
掌故心神隻方策,耳目何嘗滯聲色。楚國雖亡見倚相,孔堂未上聞金石。
謾道方言多異同,濟南不與穎川通。子襄科鬥人不識,考論文義終誰功。
天為斯文存一線,漢人及見先生面。吾今尚恨禮殘樂不傳,當時試問甯徒然。
唐代·魯鐸的簡介
(1461—1527)明湖廣景陵人,字振之。弘治十五年進士。授編修。閉門自守,不妄交人。正德時,累擢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尋改北。教士務實學而不專章句。以病歸。嘉靖初,交薦不起。卒謚文恪。有《蓮北集》、《東廂集》。
...〔
? 魯鐸的詩(127篇) 〕
明代:
黃佐
朝來新火起新煙,長笛短簫悲遠天。細柳新蒲為誰綠,濁醪粗飯任吾年。
已聞童子騎青竹,喚取佳人舞繡筵。此日此時人共得,晴窗點檢白云篇。
朝來新火起新煙,長笛短簫悲遠天。細柳新蒲為誰綠,濁醪粗飯任吾年。
已聞童子騎青竹,喚取佳人舞繡筵。此日此時人共得,晴窗點檢白雲(yún)篇。
:
許相卿
壓水雲(yún)欲墮,吞江虹未收。野人聊自適,吹篴滿滄洲。
明代:
石寶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云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雲(yún)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清代:
陸求可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
宋代:
吳芾
湖邊策杖步新晴,陡覺胸襟萬慮平。
老去不須防意馬,靜中已是息心兵。
湖邊策杖步新晴,陡覺胸襟萬慮平。
老去不須防意馬,靜中已是息心兵。